又是初秋季,在最是橙黄橘绿时的季节里,预示着浓浓收获的喜悦。
白山市浑江区迈着探索的步伐,在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寻求转型,寻求突破。
如今,革故鼎新的姿态,使浑江区接连迎来新的机遇。在大山合集团白山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院内,“揭牌仪式”四个红色大字在澄明的天空显着格外耀眼。吉林农业大学正式在大山合公司成立博士后研究科研工作站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聘请王琦教授为全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顾问,这标志着浑江区在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和推进产学研合作方面迈进了新步伐,也为全区农业产业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和动力。
路有百条,充满希望的路确是极为珍贵的。“校企合作”带来了的是双赢,更为从不固步自封的浑江区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带来了陡增的契机。
要转型发展,就要不断将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思维引入到特色农业中来,浑江区是这样做的。
规划特色农业种植产业带。突出红土崖、三道沟等区域,围绕玫瑰、大榛子、五味子等品种,建成以特色种植为主兼顾旅游观光的特色农业种植产业带。规划供给农业产业带。以六道江镇东村、七道江镇七道江村等为重点,推进设施蔬菜、食用菌、农田栽参等以城市生活消费供给为主攻方向的供给农业产业发展,利用其距离城区较近的地理和区位优势,服务中心城区。规划休闲旅游农业观光带。依托城市居民休闲旅游消费需求,以特色产品为基础,大力促进龙山湖、青山湖、库仓沟、老道洞等环城休闲旅游景点改造升级,推进丰富城乡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休闲农业观光带建设。
浑江区中天农业园温室大棚
示范带动,促进产业规模发展
打造食用菌优势产区。依托大山合、人宇、润泽园等龙头企业扩大富硒高钙木耳、香菇、杏鲍菇、冻蘑种植规模,截止目前全区发展食用菌300万袋。打造林蛙优势产区。以春柏药业为龙头,加快林蛙养殖加工。打造花卉苗木优势产区。以六道江、七道江、红土崖等为重点,大力发展花卉苗木产业。今年上半年发展油用牡丹300亩,绿化苗木繁育基地发展面积达到3000亩,六道江镇东村众科合作社发展鲜切玫瑰花240亩,年生产鲜切玫瑰(商品花)450万支。打造蔬菜优势产区。新建棚膜面积151亩。白山市启弘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农业光伏电站项目,一期15兆瓦电站及134栋农业大棚项目,基础部分已完工。
强化运作,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
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品牌。全区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95户,固定资产总额 179658万元, 2016年实现销售收入352617万元,利润14837万元,辐射带动农9635户,户均增收13856元。其中粮食类加工企业11户,销售收入11000万元;食用菌生产企业7户,销售收入8600万元;山珍特产类加工企业11户,销售收入12300万元;中药材加工企业9户,销售收入21000万元;蔬菜类生产企业3户,年生产各种蔬菜产品12000吨,销售收入9600万元;生猪肉牛生产企业12户,销售收入36000万元;禽类养殖企业6户,年产各种家禽260万只,销售收入4800万元;水产养殖企业6户,销售收入9000万元。
提升服务,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整合资金及生产要素,扶持特色产业发展。依托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农技推广机构、农民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结合全区《2016—2017年度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实施方案》, 采取现场讲座、技术咨询、播放专题等形式,围绕食用菌生产、中药材种植、优质蔬菜生产、沙棘及蓝莓特色产业种植以及病虫害防治,开展重大增产增效技术培训活动,共举办培训班190期,完成培训2万人次, 印发资料2.1万份。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浑江区始终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破竹前行!